生產需要費盡心力,所以很多新媽咪產後會出現虛弱、無力、多汗等情況。其實產後媽咪身體虛弱是正常的,畢竟生產也是一向比較大的手術。但是總是這樣氣虛的病症也不是辦法,要怎麼樣才能調理好自己的身體?
擒賊先擒王,治病先找根,想要調理自己氣虛的症狀,就需要先知道氣虛有哪些症狀!
氣虛的自我判斷標準
一、氣短乏力
二、易感勞累
三、面色蒼白萎黃
四、食慾差、食少腹脹、消化不良
五、性格內向
(如果你中了3條就表示你有氣虛的症狀哦!)
氣虛不是大病,可以緩解痊癒的
氣虛體質的產婦是因分娩時用力過度所致。這類產婦常常形體消瘦或偏胖,體倦乏力,面色蒼白,常常出汗,稍做運動就會表現得更厲害。嚴重的除了幾種症狀加重以外,還伴有氣短,懶言,咳喘無力,食少腹脹,脫肛,子宮脫垂。經常心悸怔仲,精神疲憊,或腰膝痿軟,小便頻多。
氣虛體質的保健原則是補氣養氣,可以適當地做一些運動,具體方法如下:
0
1
屈肘上舉:
端坐,兩腿自然分開,雙手屈肘側舉,手指伸直向上。與兩耳平,雙手上舉,以兩脅部感覺有所牽動為度。隨即復原,可連做十次。該動作對氣短、吸氣困難者,有緩解作用。
0
2
拋空:
端坐,左臂自然屈肘,置於腿上。右臂屈肘,手掌向上,做拋物動作3—5次,然後右臂放於腿上,左手做拋空動作,與右手動作相同。每日可做五遍。
0
3
蕩腿:
端坐,兩腳自然下垂,先慢慢左右轉動身體3次,然後,兩腳懸空。前後擺動十餘次。本動作可以活動腰、膝,具有益腎強腰的功效。
0
4
摩腰:
端坐,寬衣,將腰帶鬆開,雙手相搓,以略覺發熱為度,再將雙手置於腰間,上下搓摩腰部,直至腰部感覺發熱為止。搓摩腰部,實際上是對腰部命門穴、腎俞、氣海俞、大腸俞等穴的自我按摩。而這些穴位大多與腎臟有關。待搓至發熱之時,可起到疏通經絡、行氣活血、溫腎壯腰的作用。
0
5
吹”字功:
直立,雙腳併攏,兩手交叉上舉過頭,然後彎腰。雙手觸地。繼而下蹲。雙手抱膝,心中默念“吹”字音。可連續做10餘次,屬於“六個決”中的“吹”字功。常練可固腎氣。
古人云:“補氣養氣,因肺主一身之氣,腎藏元氣,脾胃為“氣生化之源”,故脾、胃、肺、腎皆當溫補。”所以產後氣虛也可以食補哦!
氣虛補氣,不可亂補,也是有原則的,只要我們遵循補氣原則,一定能跟它“永別”的。一起來看看吧!
(1)氣虛體質適宜吃性平、偏溫具有補益作用的食物。
如:大棗、葡萄乾、蘋果、紅薯、芡實、南瓜、山藥、糯米、小米、胡蘿蔔、香菇、豆腐、雞肉、兔肉、牛肉、青魚、鰱魚等。
(2)少吃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。
如空心菜、生蘿蔔等。寒涼、肥甘厚膩的食物也要少吃,以免傷中陽,導致痰濕體質。
(3)氣虛體質者的補益要慢慢來。
粥對氣虛者來說是最好的補品。
❤
你學會了嗎?